河北新闻网10月16日讯(程涵)八年前,来自河北省遵化市的杨晓亮在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。今年,他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。他在完成初筛、高筛、体检等相关检查后,于今天历经5小时,成功捐献39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,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6184例、河北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河北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晓亮与妻子。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
39岁的杨晓亮家住河北遵化,从事汽车维修工作,多年坚持无偿献血,曾获“2020~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。杨晓亮曾在网络上了解到,血液病的治疗需要造血干细胞,由此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捐“髓”的种子。2015年8月,他在献血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血样,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。“当时也是出于一份爱心吧,想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”杨晓亮回忆道,虽然一等就是8年,但杨晓亮捐“髓”的信念从未有过动摇。
杨晓亮的荣誉证书。杨晓亮供图
今年7月,杨晓亮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通知,他对于是否捐“髓”并未犹豫,表示“能救助一位患者,心里边儿也挺开心的。”但是,杨晓亮的家人出于担心,以及对捐献过程的不了解,一开始并不支持他捐“髓”的举动。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解释下,杨晓亮的家人清楚了捐“髓”的具体过程,明白了捐“髓”的意义,最终支持杨晓亮进行捐“髓”。
河北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晓亮与市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。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
“挺激动的,我的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,也可以给另一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。”杨晓亮说,他希望受捐者能够早日康复,健康快乐地生活。此次捐献成功对于杨晓亮来说是惊喜,对于患者来说是重生的希望。
河北省第7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晓亮。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供图
捐献当日,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送来了受捐者手写的感谢信:“听到能给您写信,我非常开心,一夜没睡。虽然相隔很远,互不相识,但您的恩情我会牢记于心,太多的感谢无法用言语表达……”信中充满着受捐者真挚激动的感谢之情。
责任编辑:程涵